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,佛经称为五浊恶世。此世界因具备以下五种污秽不洁净条件,故称恶世∶
劫浊:是指在一个大阿僧祇劫。一个大阿僧祇劫有成、住、坏、空四个中劫。每一个中劫,又各有二十个小劫。据智度论所说:人寿自十岁开始,每百年增一岁,至八万四千岁为止;然后再百年减一至十岁为止,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。到每一次的坏劫,就会轮流出现三种大灾难,此三种大灾难是:大火灾(从无间地狱一直烧到色界的初禅天)、大水灾(从无间地狱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禅天)和大风灾(从无间地狱一直吹到色界的三禅天)。每一个小劫的末了,也会发生三种小灾难,这三种小灾难是饥馑、疾疫和刀兵。人的寿命如此忽然加多又忽然减少,因为有这样种种的坏处和灾难等相续而起,生灵涂炭,永无宁日,所以说他是一种浊,称为劫浊。
见浊:世人知见不正,不奉正道,异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可分五种:
a)身见: 因为人都执著自己的这个身体就是我。于是就是有了“我”这个见解,然后就会分别出旁人,因为我和旁人有了分别,就生出种种不合正当道理和心思来。于是就难免会造出杀、盗、淫、妄等种种的恶业来。
b)边见: 执取常断二见。断见是因为执著一个人,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,没有什么好报与苦报,就算造恶也不要紧,造善也没有用;至于常见是因为执著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,这一世是人,死后再投胎还是人,这一生是畜生,来世还是畜生。也没有做恶事,受苦报应或做了善事,受好报应。常断二见,都是偏的。
c)邪见: 谤无因果,坏诸善事。
d)见取见: 执持成见,黑白不分,是非不明,有错误自己也不肯认错,时常生出争斗的事情来。
e)戒禁取见: 执持不正的戒,守著各种不正当的戒律,不走正路而走向邪道。
因为这五种见解,都可以束缚住一个人,在这个生死六道轮回里不能跳出三界,所以说他是一种浊,叫做见浊。
烦恼浊:世人贪于爱欲,嗔怒争斗,虚逛不已。可分五种:
a) 贪:有了贪心,就贪得无厌,而且又吝啬;这样舍不得,那样也舍不得。有了贪心,就会造出种种的业。
b) 嗔:嗔恚无忍,碰到一些些不称心的事情,就要发火,不能够忍耐,因为有这个嗔心,就造出无穷无尽的恶业。
c) 痴:愚痴无明,不明白道理,也不晓得是非,正路也可以走,邪路也可以走,自己完全不能觉得,更不能够分辨。
d) 慢:傲慢自大,对任何人都一味的骄傲,一味的自大,没有点虚心和恭敬心。
e) 疑:孤疑猜忌,心里就七上八下,没有主意。
这五种都是扰乱心思,使一个人多生出烦恼来,不得清净。所以叫做浊。
众生浊:因为众生永远在六道里,生生死死,就是在人道,也要受生、老、病、死等种种苦恼。若是到了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、三恶道里去,更加说不尽的苦。像这样的受苦,没有脱离的日期,所以叫做烦恼浊。
命浊:众生烦恼丛集,心身交瘁,寿命短促,下一秒钟不晓得是否还能继续活着。所以叫做命浊。
